芯片资讯
-
09
2024-01
现代投资法国创企 合作研发汽车数字嗅觉传感器
现代汽车公司(Hyundai Motor Co.)正与法国初创公司合作研发一款传感器,通过使用数字嗅觉信息,让驾驶员了解汽车内部状况。 现代汽车将向该家初创公司Aryballe Technologies投资116万欧元(约合908.5万元人民币),共同研发数字嗅觉传感器技术。2017年,Aryballe Technologies公司在CES展上展示了其“数字化鼻子”技术。去年,该公司推出一款能够用于工业现场的商业化产品。 现代汽车与Aryballe Technologies公司加强合作的原因在
-
09
2024-01
中光学拟斥901.71万元收购中富康公司27.45%股权
8月21日消息,中光学(002189.SZ)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中光学有限”)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河南中富康数显有限公司(“中富康公司”)27.4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中光学有限持有中富康公司的股权比例增加至60%,中富康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同时,作为中富康公司的股东,中光学有限放弃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和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所持中富康公司20%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上述股权转让的转让价款以中富康公司经评估后的净资产3284.93万元
-
06
2024-01
浙江中宁硅业完成新战略融资,提升产能与研发实力
近期,浙江中宁硅业成功进行了最新一轮战略融资。此次融资活动由众多知名机构参与,如兴华鼎力、梧桐树资本、衢州控股及上汽恒旭等,旨在扩展生产规模、提升研发实力并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据了解,中宁硅业始创于2007年,定位为半导体、液晶和光伏行业的硅烷供应商,在电子特气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显示,兴华鼎力已通过近8亿元的战略融资对中宁硅业予以支持。目前中宁硅业拥有4000吨/年的电子级硅烷产能,整体收益良好且市场前景广阔。展望未来,计划到2025年电子化学品产量达到1万吨;而在湿电子化学品方面
-
06
2024-01
叠片效率逐渐形成0.5秒3片的“门槛”
摘要 要与卷绕PK,叠片效率还要再翻倍。 叠片工艺正在扩大渗透。 无论在动力端还是储能端,在更高集成、电芯长薄化趋势下,电池企业重押叠片技术,弗迪电池、蜂巢能源等企业在2023年装机量持续攀升。 此外,国内叠片工艺在锂电产业链出海机遇中已实现外溢,由先导智能为斯洛伐克电池公司InoBat定制的本土第一条锂电池生产线已投产,该产线就是采用先导智能最新高速叠片技术。 叠片形势一片大好。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未来2年内中国新规划的刀片电池产能将超200GWh,将超10家电池企业布局刀片电
-
05
2024-01
对目前的IoT产业,未来是性能增10倍,还是成本降10倍影响大?
在《庄子》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叫朱泙漫的人非常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擅长屠龙之术,便花费重金拜其为师,苦学三年,他的屠龙之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然后,朱泙漫辞别老师,开始闯荡江湖,希望祭尽天下所有的害龙,可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他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起到任何用武之地,这是成语“屠龙之术”出处。 这个成语故事对于是当今社会,很有警示意义,一身本领最终无用武之地最核心的问题是脱离了市场的需求。 在当今的科技圈,我们常常惊叹于各类“黑
-
05
2024-01
GPU微架构及生态研究框架(2023)
GPU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架构等因素决定的性能先进性和计算生态壁垒。国内GPU厂商纷纷大力投入研发快速迭代架构,推动产业开放构建自主生态,加速追赶全球头部企业。国产替代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加剧,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游戏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趋势。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参看原报告“GPU研究框架(2023)”,以及“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182页PPT”,“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182页PDF”。 以上内容节选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参看原报告“GPU研
-
05
2024-01
座舱域控研究:多种形态量产上车,产品升级换代提速
佐思汽研发布《2023年汽车座舱域控制器研究报告》 量质齐升,座舱域控制器产品升级换代提速 近两年,座舱域控制器产品规模化量产上车提速,尤其是基于高通8155芯片的座舱域控制器产品,无论新势力还是自主品牌,甚至部分外资品牌均有车型进行了搭载。2022年,中国基于高通8155芯片座舱域控产品总装配量约达85万套,2023年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座舱SoC产品推陈出新,座舱域控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在基于高通8155座舱域控产品大规模量产之际,同时基于高通8295等芯片的高性能座舱域控产品也在量产队
-
05
2024-01
不确定性时代下的新投资范式
导语:没有永恒的赛道,只有投资范式的更迭。 2023年上半年的投资,并未因过去一年的市场震荡而变得更好做。 尽管上证指数年内录得正收益,但投资者的体验感却不佳。这是因为2019-2021年流行的投资范式“DCF确定性溢价”、“景气投资”相继失效,新能源、医药、消费等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仅央企、科技等板块表现抢眼。 事实上,不仅是A股,全球股市在上半年也呈现出相似特征,安全的红利资产与更具确定性趋势的科技成长资产交织上涨,表现较强。(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3.6.30) 来源: